簡單的電路板製作

電路板製作並不是一項新的技能,在過去的高工、高職或是電子相關課程中,這是一項基本的技能。而在一般高中裡面,雖然這並未安排成一般課程中的內容,但製作一張電路板並非困難的事情,而在許多同學們的電子專題中,過去使用麵包板和杜邦線進行連接的方式也可以透過自製的電路板簡化電路,並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完整唷!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要如何製作電路板吧!

[前情提要]電路繪製可以參考這兩篇內容
簡單的電路模擬工具 — fritzing
簡單的PCB輸出– fritzing(2)

 

首先我們要準備以下東西:

  1. 10分鐘感光電路板
  2. 感光顯像劑
  3. 透明蝕刻劑
  4. 光源
  5. 電路板清洗槽(非必要)
  6. 光源(日光燈為佳)

img_1934.jpg

 

然後我們在之前的電路繪製課程中有畫好電路,這時候可以使用家用的碳粉印表機,然後去文具店購買透明片2張(可以跟老闆說要簡報用的透明片),然後將我們的電路印出。如果家裡沒有碳粉印表機,則可以到影印店請老闆幫你用「他們家」的透明片列印,千千萬萬不要帶自己的透明片過去,因為機器加熱溫度不同,如果透明片融化了,印表機會壞掉,所以還是麻煩老闆用他們家專用的即可。

 

首先將感光電路板打開,會發現有一面有膠膜、一面沒有,等下我們就是要在有膠膜的那面印上我們的電路。

IMG_1938IMG_1939IMG_1940IMG_1941

將白色的膠膜撕下後,就將我們的透明片蓋上去,然後把電路板放到日光燈下曬囉。

一般來說雖然它上面說曬10分鐘,但我都會多曬一下下,反正不差這點時間,今天我曬了15分鐘。

好了之後如果把透明翻起來會看到淺淺的圖案印在感光電路板上。

img_1954.jpg

然後我們就可以把他放入我們的感光顯像劑囉!

這邊我倒入一杯水,所以大約放了一半的感光顯像劑而已。

IMG_1955IMG_1966IMG_1967IMG_1970IMG_1971

這邊在操作時可以注意到,泡下去大約過了5分鐘後,表面會浮出淺藍色的物體,然後稍微晃一下,他會分離越多,等我們電路的部分都乾淨了,就可以進到下一步囉。

下一步是透明蝕刻劑

這邊我使用光華商場賣的電路板蝕刻槽,如果覺得太貴,其實也可以用別的東西代替,主要蝕刻槽是用來將水加熱,並打氣增加其反應速率,因此也可以自行找盆子,然後倒入熱水,再自行擾動水來增加反應速率。

蝕刻劑在包裝上寫了650ml的水大概就放一包,所以可以適量後就把蝕刻劑倒入,倒入後即可開始加熱,這邊自己的經驗,45度以上蝕刻效果比較好。

將顯像的電路板丟入,大約等20分鐘。

20分鐘後,顏色會變得很透明,只看得到玻璃纖維版的綠色,放到光下會很清楚的看到透光即可囉,然後將電路板拿到水下去沖洗即可。

鑽洞與焊接

當電路板洗好了,接下來要鑽出我們要接上電子元件的洞,這邊我們用0.8mm的鑽頭。

鑽好後,就可以用美工刀多畫幾次,PCB版就會被切斷囉,然後將電子元件穿過去就可以焊接囉!

非常的快速,大家都可以一起來試看看唷!!!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