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教室的急救箱

進行實作相關課程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生的安全了。

當意外發生時,其實壓力最大的就是老師了,一方面擔心受傷出事的學生、另一方面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哪裡不行?或是在指導學生上沒有處理好?因此不要發生意外,安全地進行操作基本上還是上課時最重要的事情。

但如果真的發生意外,我們要怎麼解決呢?而教室中又要準備哪些東西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這邊重要提醒!急救的重點在於避免狀況惡化,而非治癒!治癒的工作是由醫師處理!因此不要為難急救人員!)

急救箱

首先在討論急救箱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思考「有沒有標準規範?」,這邊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沒有!這也是為什麼急救箱明明很有用,卻常常在教室中被忽略。

那急救箱要怎麼準備呢?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救護車裝備標準」規定,一般型急救箱之配備項目包括下列:

項目 數量 項目 數量 項目 數量
體溫計(肛溫及腋溫) 各一支 血壓計 一組 咬合器 二個
寬膠帶 二捲 聽診器 一組 口咽呼吸道(含各種大小型式五種以上) 一組
止血帶(止血用) 二條 紗布繃帶(大、中、小) 各二捲 鼻咽呼吸道(含各種大小型式五種以上) 一組
剪刀 一把 彈性繃帶 二捲 手電筒及其備用電源 一組
優碘液 一瓶 三角巾 五條 驅血帶(靜脈注射用) 一條
護目鏡 二個 手套 四雙 活性炭粉末 一瓶
紙口罩 一盒 酒精棉片 十片
鑷子(有齒、無齒) 各一支 彎盆 一個
乾棉球 一包 垃圾袋 一個
紗布(2*2、3*3、4*4) 各二包 生理食鹽水(500ML) 一袋
壓舌板 二支 甦醒袋(含接頭及口罩) 一組

(取自:http://enews.nfa.gov.tw/issue/931007/images/machine.htm

但一般來說可以在藥局直接買到急救箱,裡面通常會附上基本的工具,像是

網狀繃帶、安全剪刀、棉花棒、紙膠帶、塑膠鉗子、止血帶、滅菌紗布、消毒棉花球、伸縮膠布等等。

而自己一點小提醒:如果沒有準備急救箱的話,定期的消防安檢可是會被小提醒的唷!!

 

小提醒 1:如果沒有準備急救箱的話,定期的消防安檢可是會被小提醒的唷!!
小提醒 2:急救箱建議放置在前門旁邊等明顯處。

 

而急救箱建議在下面配置兩樣東西,第一個是定期檢核表,第二個是校內急救指引表。

定期檢核表

img_5519.jpg

定期檢核表我個人覺得重要程度與配置急救箱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因為自己很常會看到放很久的急救箱,而裡面的藥品或是工具都不足或是過期了,這樣急救箱的設置就沒有他的實際成效了。

而在列檢核表的時候,自己會針對兩個狀態進行紀錄:

第一個是有人受傷的時候:受傷時如果有使用相關工具,則順便記錄下當天使用的工具以及材料。

第二個是每週紀錄:每週課後需要整理教室的時候,順便清點工具是否有缺漏?如果有缺少則須盡快補齊。

 

校內急救指引表

IMG_5520

因為不是每位學生或是使用者都知道如何進行基本的急救處理或是知道校內的急救流程,因此建議在急救箱下面製作一張急救指引讓學生參考。

針對生活科技的操作環境,比較容易受傷的狀況是割傷,因此割傷的急救方式一定要清楚;其他異物入眼的狀況容易發生在旋轉類工具或是電動機具操作時,物件切削後飛入眼睛(其實在操作機器時應該需要戴護目鏡);再來就是燙傷(多半發生在使用電烙鐵時)。

最後,如何聯繫校內急救單位,如保健室等等的資訊,這類資訊在發生需要校外處理的急救項目時,學生或是老師沒有思考的時間或空間可以處理,所以務必清楚、簡潔的提供在上面。

 

以上是針對急救箱的小意見,現在剛開學,可以準備一下囉 🙂

 

另外附上之前去香港看到很不錯的安全防護說明(香港Maker Day紀錄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