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 meet 課程中最常發生的狀況就是訊號不穩,造成影像或聲音斷斷續續的情況。這原因是Google meet等視訊軟體講求的是訊息的立即性,而越多使用者一起互動時,所需的頻寬就越高,因此容易造成課程觀看品質不佳的情況。

因為自己在提供線上課程時,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問題,而自己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YouTube直播的方式協助解決。推薦在YouTube平台直播操作,除了系統本身會依據觀看者的頻寬調整螢幕畫質,以達到最佳的觀看順暢度,一方面由於是大家最熟悉的影音平台,學生只要有連結就都有辦法上去觀看;另一方面YouTube直播也有許多輔助的軟體以及設備,也能在直播結束時直接地將影像記錄於YouTube平台中,省去後續需要將課程紀錄供學生反覆參考時的麻煩。
以下就說明如何在課堂中透過YouTube協助課程執行吧。
OBS Studio
要安排YouTube線上直播時,雖然可以直接透過YouTube網站平台或是他們自己的App,以電腦鏡頭分享的方式提供直播,但是如果需要製作如「轉場效果」、「不同視窗融合畫面」或是「螢幕分享」等操作,單純透過YouTube的軟體就會有點薄弱了。因此這邊以一套可以協助直播的軟體OBS Studio作為主要的介紹內容。
先上軟體網站:https://obsproject.com

OBS Studio是一款免費的影片直播編輯軟體。軟體本身支援Windows、Mac、Linux等不同的作業系統,因此今天不論使用什麼電腦都能操作這套軟體。
2020.06.09 註:最近在Raspberry Pi 上如果開啟串流則會出現直接跳出的狀況,雖然一般來說大家不會將樹莓派當常自己的主力電腦,但避免有人因為他有支援Linux而產生疑慮,這邊還是說明一下自己的操作經驗。
進入頁面後,理所當然就依據作業系統下載軟體並安裝。
小提醒,不要需要直播前才第一次開啟OBS系統,因為他會有很多權限需要預先開啟,如果急急忙忙,容易導致操作時出狀況唷。



安裝後,我們可以看到他有幾個區塊:
如左下角的「場景」: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內容;
在他右邊的「來源」:即不同的訊號輸入源,如不同的攝影機鏡頭、桌面、多個PPT、不同的聲音源等等的內容,都可以由這邊所預先設定。
因此在操作上,我們可以思考不同的畫面,將背景、前方物件等都預先安置好之後,在直播或是錄影時就可以切換場景,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如下圖的兩個場景,一個是以「螢幕擷取」,一個外加了「視窗擷取」,則我們可以重新佈置該視窗在畫面中的位置。所以直播時,就可以在這兩個畫面間進行切換,以輔助不同教學內容需要的畫面。
如果要新增其他的「場景」或是「來源」,可以點選下方的「+」,即可新增其他的訊號源以及其他的場景,而移除的話就按「-」及可。而不同的訊號源還能做各自細部的調整,這些我們後續再細說。接下來就來看看要如何連接直播吧。


第一次安裝後,系統會跳出一個「自動設定精靈」,可以設定「語言」、「用量設定」、「影像設定」以及「串流設定」的內容。前面三項基本上我會選較一般的數值,用量設定則是選擇以串流優先,讓後續直播時的畫面更順暢;最後一項「串流設定」有支援「twitch, YouTube, Facebook, Restream, twitter」等,則可以選擇當下要開啟直播的平台進行設定,在設定上也非常容易,像是YouTube只要登入自己帳號就能完成設定。而在Linux系統上則可以輸入YouTube直播間的「串流金鑰」,就可以完成連接。
設定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準備直播囉。





YouTube直播課前的準備
透過OBS進行YouTube直播其實非常簡單,只要點選右邊的「開始串流」就可以開始直播了。但是在課程上,我個人不太喜歡這樣開始直播的方式,因為每堂課都有它需要提醒學生的內容,且學生也需要預先收到連結。因此我自己會先將直播連結預先開好,並將連結傳給學生,以避免後續直播時發生預料之外的狀況。
在設定上只要點選右下方的「管理直播」即可以進入設定介面。設定介面可以設定以下內容:
- 直播名稱:一般來說我會設定為課程班級。
- 直播類型:其實不太重要,我是把它放在教育類。
- 直播的描述:這邊就可以輸入該堂課需要提供給學生的連結、課程資料與一些文本資訊。
- 直播時間:可以設定立即開始或是在未來的時間直接開始。
而設定好之後就可以點選「排定直播」,就設定好了。如果後續要確認,可以再點回「管理直播」,然後上方「選擇現有直播」,



而要直播時,除了使用原先設定好未來時間的方式,也可以直接點選右下方的「建立直播,開啟串流」,就會依據上面設定好的資訊開始直播囉。
直播時的課程操作與操作經驗
透過直播進行課程時,我會同時將自己的直播頻道打開以隨時確認自己的表達以及授課狀況,如果後面背景設定的是特定的頁面,則不會因為我們電腦畫面上開啟其他頁面而對直播的畫面產生影響,因此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在直播時需要切換不同的場景畫面,我會先點選右下方的「工作室模式」,並將他保持開啟的狀態。這樣可以在左邊的視窗先看到自己點選的場景畫面,然後右邊是直播出去的畫面,要切換時只要滑動中間的桿件,就能將左邊的場景投射到右邊,達到直播轉場的效果。

自己另外會同時開啟Google meet,因為部分學生依舊習慣使用Google meet進行留言,因此電腦被至上會搭配一個延伸螢幕,而畫面的配置上就變成:
- 主畫面以講課主體為主,主要放置上課要用的PPT、操作軟體畫面、教學用的範例影片等等;
- 延伸畫面放置YouTube直播畫面以及學生的Google meet聊天室內容。
以上面的形式,隨時確認學生是否有任何問題?並進行回答。
基本上,以這樣的方式操作,確實在學生的反應上,就算我在說明課程內容中播放影片,學生也不會感受到畫面停頓、中斷等狀況,而這樣的課程方式也能增加學生的新鮮感,並且隨著直播結束,當我們按下「停止串流」的按鍵後,我們就會發現上課時的直播會直接被儲存在YouTube上面,因此學生如果要重新觀看上課內容,只要再點選先前的連結即可重複觀看,減少後續教師還要上傳等待的問題。

但這樣的方式是否有很明顯的問題呢?依然是有的,下面我列出幾個大家一開始操作時可能會不太習慣的地方:
- 直播內容與實際說話有時間差:因為影像內容會即時的傳到YouTube上進行資料處理,之後才會呈現於YouTube影片上,因此會有大約30秒的影像差。在操作初期會覺得稍有不習慣,但操作幾次後就能接受了。並可以請同學們如果對於課程有問題,就先將問題留言至Google meet的聊天室,或是YouTube聊天室,然後等一個段落後我們再統一回答即可。
- 電腦系統資源:因為電腦需要同時整合畫面、上傳影音、進行課程所需的頁面操作等等,因此如果電腦太過老舊,則會出現掉偵的狀況。這個雖然大家操作久了應該就習慣了,但這邊還是提醒一下囉。
初步的介紹就到這邊,下一篇會分享如何進行VTuber製作以及去背等操作唷。
[…] [線上課程] 用YouTube直播解決Lag的問題吧! […]
讚讚
請問”,,,,上方「選擇現有直播」下面的圖片有個直播畫面一直重複要怎麼解決?
讚讚